一、 学习故事分享
大班
迮晨晨:《爬山虎》
注意:发现爬山虎,并引发一列问题,幼儿摘树叶,发现问题
识别:科学领域目标1,目标3;语言领域目标1,3
回应:教师给予足够的时间,将爬山虎带进语言区,美术区写生等,螺旋式建构
王菊红:《我们一起去露营》
注意:搭烧烤架,一起露营
识别:科学领域目标1,
回应:春天可以干什么的活动中画烧烤活动,结合画图纸,进行建构
杨艳瑜:《弹琴真有趣》
注意:幼儿在建构活动中,搭钢琴弹琴
识别:科学领域目标1 社会领域目标1
回应: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点进行活动,幼儿的活动在更加积极
中班
侯丽:《丰收之麦根创意画初探》
注意:麦根当毛笔,进行创意画,一幼儿鸵鸟的创意画。
识别:科学领域目标3
回应:幼儿间的分享,让幼儿互相学习
小结:教师的及时回应放在注意部分中呈现,在识别部分中进行分析。
沈伟红:《小鸟》
注意:幼儿在图书区观看鸟的图书,对其中一只鸟感兴趣像老鹰,并进行一系列探讨。
识别、回应:教师回答幼儿问题并进行肯定
代巧云:《麦秆变变变》
注意:麦秆编鞋,麦秆做红旗,与同伴组建一架飞机。
识别:社会领域目标1,2 语言领域目标1
回应:幼儿的强势需要老师进一步指导
周莉莉:《麦秆的颜色》
注意:麦秆的不同颜色的讨论,并进行一系列方法寻求答案
识别:科学领域目标1,2
回应:教师根据幼儿寻求的答案进行讨论
小班
沈芳芳:《枇杷节的那些事》
注意:树叶发生不同声音的探索,发现枇杷,卖枇杷,称枇杷,煮枇杷糖水
识别:科学领域目标1,2 社会领域目标1,2 语言领域目标2
回应:生活中的事物以及自身经验进行探索活动,教师抓住机遇,进行教育活动。
倪静:《发现小蚯蚓》
注意:幼儿发现蚯蚓,踩蚯蚓的事件引发各种讨论
识别:科学领域目标2
回应:根据蚯蚓的故事,教师拓展了关于蚯蚓的问题
王美清:《沙池寻宝记》
注意:幼儿发现宝藏鹅卵石,更多幼儿寻找鹅卵石,寻找更多关于石子的画
识别:科学领域目标1
回应:教师利用微信,对幼儿进行再教育
二、再谈学习故事
(一)、问题与建议
注意、识别、回应三者缺一不可
关于注意:
1、事件的选取:避免高控制,推行低结构学习活动;
2、记录的角度:孩子的角度(中班金瑜学习故事《小船动起来了》)
3、事件的呈现:单个或多个
关于识别:
呈现幼儿的学习品质,重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养成。
如何识别:结合《指南》
关于回应
单个事件:可以及时回应、先学习后支持回应
持续事件:及时回应 (侯丽《收麦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