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所介绍教师风采园长介绍骨干队伍后勤人员
特色建设通知公告每周计划
生态课题 阅读课题 学年课题
营养食谱卫生保健设备保修系统
童心世界 家长园地 班级主页
园刊园报 教学资源 校本资源
亲子活动早教知识
生态课题
研究方案
学习资料
研讨活动
学期汇报
研究成果
成果鉴定
阅读课题
学年课题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课题研究 > 生态课题 > 研讨活动  
研讨活动(六十):“学习故事”——一种生态园本课程的评价方式
课题研讨活动记录表
课题名称
《城市化进程中,幼儿生态启蒙教育的行动研究》
研讨主题
“学习故事”——一种生态园本课程的评价方式
活动时间
2016.5.25
地点
二楼多功能室
活动形式
主题研讨
参与人员
全体教师
人数
20
主持人
吴小勤
记录人
杨艳瑜
活动
内容
1、对于“学习故事”一些理念的再梳理
2、教师“学习故事”分享
活动
目标
1、逐步理清“学习故事”这种课程评价方式的概念
2、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理性认识
 
 
 
 
 
一、    学习故事分享
大班
迮晨晨:《爬山虎》
注意:发现爬山虎,并引发一列问题,幼儿摘树叶,发现问题
识别:科学领域目标1,目标3;语言领域目标1,3
回应:教师给予足够的时间,将爬山虎带进语言区,美术区写生等,螺旋式建构
王菊红:《我们一起去露营》
注意:搭烧烤架,一起露营
识别:科学领域目标1,
回应:春天可以干什么的活动中画烧烤活动,结合画图纸,进行建构
杨艳瑜:《弹琴真有趣》
注意:幼儿在建构活动中,搭钢琴弹琴
识别:科学领域目标1 社会领域目标1
回应: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点进行活动,幼儿的活动在更加积极
中班
侯丽:《丰收之麦根创意画初探》
注意:麦根当毛笔,进行创意画,一幼儿鸵鸟的创意画。
识别:科学领域目标3
回应:幼儿间的分享,让幼儿互相学习
小结:教师的及时回应放在注意部分中呈现,在识别部分中进行分析。
沈伟红:《小鸟》
注意:幼儿在图书区观看鸟的图书,对其中一只鸟感兴趣像老鹰,并进行一系列探讨。
识别、回应:教师回答幼儿问题并进行肯定
代巧云:《麦秆变变变》
注意:麦秆编鞋,麦秆做红旗,与同伴组建一架飞机。
识别:社会领域目标1,2 语言领域目标1
回应:幼儿的强势需要老师进一步指导
周莉莉:《麦秆的颜色》
注意:麦秆的不同颜色的讨论,并进行一系列方法寻求答案
识别:科学领域目标1,2
回应:教师根据幼儿寻求的答案进行讨论
小班
沈芳芳:《枇杷节的那些事》
注意:树叶发生不同声音的探索,发现枇杷,卖枇杷,称枇杷,煮枇杷糖水
识别:科学领域目标1,2   社会领域目标1,2   语言领域目标2
回应:生活中的事物以及自身经验进行探索活动,教师抓住机遇,进行教育活动。
倪静:《发现小蚯蚓》
注意:幼儿发现蚯蚓,踩蚯蚓的事件引发各种讨论
识别:科学领域目标2
回应:根据蚯蚓的故事,教师拓展了关于蚯蚓的问题
王美清:《沙池寻宝记》
注意:幼儿发现宝藏鹅卵石,更多幼儿寻找鹅卵石,寻找更多关于石子的画
识别:科学领域目标1
回应:教师利用微信,对幼儿进行再教育
二、再谈学习故事
(一)、问题与建议
注意、识别、回应三者缺一不可
关于注意:
1、事件的选取:避免高控制,推行低结构学习活动;
2、记录的角度:孩子的角度(中班金瑜学习故事《小船动起来了》)
3、事件的呈现:单个或多个
关于识别:
呈现幼儿的学习品质,重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养成。
如何识别:结合《指南》
关于回应
单个事件:可以及时回应、先学习后支持回应
持续事件:及时回应 (侯丽《收麦子》)
活动效果
在年级组交流分享的基础上,推选出了部分案例进行大研讨,这是理论与实践的对接,也是在实践基础上对理论的再梳理,课题组成员通过这几次的学习和研讨,大家对于学习故事进行了园本化的诠释,也让大家对于接下来写课程化的学习故事有了更加明确的理解。
研究反思
学习故事作为新西兰的课程评价模式,它的一些理念,比如发现孩子的惊喜时刻,如何进行识别和回应等都对我们的园本课程评价方式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因此,我们通过学习——研讨——在学习——分享的方式不断对其进行园本化,努力寻求适合于本园的生态课程评价方式,下学期,我们在课题研究的同时,将继续进行基于课程的学习故事撰写。
上一条: 研讨活动(六十一):生态园本课程之主题架构及课程故事撰写
下一条: 实践活动(四十三):“玩转报纸”亲子生态游艺会
【返回】
 
 
 
 
 
 
 
 
芦墟镇中心幼儿园版权所有   电话:0512-63255165   管理登陆  苏ICP备号  
地址:芦墟镇西中街九曲弄    E-mail: wjlxyey@126.com  您是第 位访客  网站建设: 建站热线:0512-63025335